close

DSC05546.JPG  
會決定到故宮,主要當然是要去看前陣子就很想去跑的黃金旺族─內蒙古博物院大遼文物展,
既然這次阿開也被我說動了,兩個人決定一大早就衝離哪裡都超遠的故宮博物院。


一大早就出發到士林站,搭上據運將先生所說:只要10分鐘就可以抵達故宮的公車,果然在10幾分鐘內就抵達了還人煙稀少的故宮大門!!!!
一看手錶也才8點50幾分…………故宮都還沒開門咧!!!!
由於我這個來這裡住了幾年卻沒到過故宮幾次的假觀光客鬧著說要拍照,在飄雨的天氣裡還是硬拍了幾張故宮的模樣,才往特展所在的文獻大樓前進。
 
DSC05543.JPG  

黃金旺族─內蒙古博物院大遼文物展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一樓
開放時間:2月6日~5月16日(全年無休)
          9:00~17:00
票價:全票/250元、學生軍警/200元、其餘資訊請參考網站→
黃金旺族展覽網站→  
 

DSC05545.JPG

據售票亭的小姐表示,如果先到故宮本館購買了參觀票卷,再到這裡購票的話,可以折價50元,順序相反就無此優惠。兩邊都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買了門票,我跟阿開是頭一對踏進這個展場的遊客,舒適的參觀品質真令人開心!!
這次的展示品,皆由內蒙古博物院提供,大部分都是遼朝墓葬出土的各式陪葬品,並以貴重金屬的製品為主。依照展場規劃的順序來介紹吧!!
 
DSC05689.JPG  

第一區是敕勒川 陰山下,主要介紹草原文化,配合另一區的馬背上的民族來參觀,對會遼朝以前的草原民族有個大致的認識。像是青銅製的短刀、有著活潑動物形象的飾品等等,印象較為深刻的就是各式的馬具,對於草原民族來講,馬匹就如同他們的雙腿,因此在馬具上早有發展,除了出土的文物外,牆上畫有馬具的使用圖示,是十分清楚的介紹。
此外也有幾幅中國繪畫中留下來的胡人形象,看起來莫名討喜
14bd9b8f1ce93a.jpg  
在此區有個比較特殊的東西,叫做骨朵
當時阿開曾經問我,這是什麼玩意兒,但見識淺薄的我答不上來,回來特地去查了資料,得知這是一種兵器,在宋朝與遼朝的史料中皆有記載。其型制是於棒子的頂部裝上一個圓形的錘頭,錘頭又依照形狀有蒜頭與蒺藜之分,用以砸擊敵人的兵馬。
宋朝面臨的外敵多為騎兵,因此常可見到這類棒狀兵器的使用,這也是契丹人擅用的基本兵器。到了後來,這種兵器演變為一種儀杖,在遼史以及出土的墓葬壁畫中,都可見到骨朵的蹤影。
順道在這裡介紹一個搜尋過程中看到的網站:聊遼。以遼朝的歷史、文化藝術為主要的內容,資料頗為豐富,我自己略看了一下頗喜歡的~!!
 
最主要的一區,是遼朝生活工藝品的區域。這區以來自墓葬的工藝品為主。
由於陪葬品力求接近原本人間的生活之用、又需豪華精緻,因此有不少令人驚豔的展示品!!
例如茶壺、茶杯、碗盆等這些生活用品,從這些簡單的器具中反而可見遼人的工藝技巧之高:一個看來簡單的茶杯,在其表面可能佈滿了以雕琢的方式刻畫的華美花紋,細看之下令人眼花撩亂。
而用途普通的壺,也刻意打造成各種美麗的造型,令我跟阿開爆笑驚豔的是底下這個啾啾壺(這不是它的本名),是唐代的雙魚型鎏金銀壺,形狀渾圓可愛。我不會說當時我看到啾啾壺時大爆笑,覺得這兩條魚嘴巴高得很欠扁、活像在冒泡的!!
DSC05706.JPG  

當然有更多用來表示墓主身分的各式飾品,手鐲、戒指、步搖、耳環等等,每樣都以金子打造,並以琥珀、珍珠等寶石裝飾,近千年後的現在看來,依舊閃亮動人!!!
而在這些美麗的飾品背後,顯示出的是遼朝擁有的高超工藝技巧,這些技術不光來自契丹人本身,他們征戰的同時吸收了來自各方的人才,並以貿易獲得了玻璃、瑪瑙、漆器等商品,這樣的背景方呈現出今人所見到的豪華墓葬。

14bd9b9abc787b.jpg  
這裡提一下,在展品的介紹說明中會很常看到鎏金兩個字,這是一種傳統工藝技巧,簡單地說明就是在銅器、銀器上貼上金,也就是傳統方式的鍍金。
作法是將要進行鎏金的器皿去除表面的油脂髒污,然後混合金與水銀,塗上器皿表面後以炭火烘烤,使水銀蒸發、留下金子。這樣的技巧據說在漢朝關於煉丹術的史料中就出現了,話說《莫札特不唱搖籃曲》中,也提到這種使用水銀的鍍金方式。
 
話題扯遠了,回頭來看看這些展品吧!!
特殊的是遼朝也以不少文具類作為陪葬品,而且有相當多的陶瓷。
這兩樣東西都是中原漢族特有的文化產品,但在契丹進入中國北部之後,也入鄉隨俗地應用起了這些便利的產品,但在造形上保留了游牧民族獨特的風格,像是雞冠壺,看起來就像是個以陶土製成的皮囊水袋吧??
14bd9ba9e7b32c.jpg 14bd9ba87af88f.jpg  
 
特展的重頭戲,也是導覽網站大作文章的,就是此次展出的黃金面具,以及兩位墓主的身分。
那麼就來介紹這個著名的陳國公主墓,導覽網站上的說明寫得頗為淒美的,不過以下是宅石相當沒氣氛的說明:陳國公主為遼景宗次子耶律隆慶之女,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女強人─蕭太后的孫女,深得寵愛,年紀輕輕就得多次封號。其駙馬算來是公主的舅舅:仁德皇后之兄─蕭紹矩。駙馬與公主相繼病逝後合葬於同一墓室,在盜墓盛行的風氣下是唯一倖存、保存最為完整的契丹皇室墓室。
本次展示出的文物,多半來自陳國公主墓,現場也特別設了一區,試著還原了墓室的狀況,展示了墓主身上的銀絲綢衣,以及石雕人偶。
DSC05688.JPG  
最引人注目的是覆蓋於墓主臉上的兩個金面具,兩個面具是半浮雕式的圓形面具,五官刻劃得相當生動,而且都沒有開縫。遠古以來的墓葬中就常發現貴重金屬製成的面具,帶有保存屍體完整、死者容顏記憶的意味。原本覺得奇怪,覺得游牧民族多半採取火葬的形式,後來翻了資料,果然是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改為土葬,並以著金面具、銀絲衣的方式厚葬。
 
此外參展的還有兩個墓葬的出土文物,一個是位於吐爾基山的墓穴,墓主身分據推測是女性薩滿(當時尊稱為奧姑),另一個是耶律羽之墓。
耶律羽之墓出土的幾樣陪葬品,在前幾區就可以看到,但直到後來才會看到關於耶律羽及其墓葬的說明。當時看著出自他的墓穴的器具,就覺得這人如果不是地位崇高,也是個很有品味的貴族。
果不其然,耶律羽是耶律阿保機的堂兄弟,接掌遼東丹國左相,是東丹國實際的掌權者。
墓穴中的花口金杯、鎏金銀盤等等,每樣都豪華得很,大概是拿起來對著陽光我就會被其華麗度搞瞎的那種感覺,好恐怖啊~~~!!!(第二張圖是金花銀唾盂,超豪華的吧??)

14bd9bb06b1563.jpg 14bd9bb10406d4.jpg  
 
接下來的展區還可以看到穹廬形狀的骨灰罐,儘管曾經在課堂與書本上看到,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實體的,總覺得一看就很有草原特色,不過如果說死後要用這個,好像會被骨灰塔的管理員抱怨吧…
 
最後接近出口的展出,則是以宗教信仰為主題,展示了佛經、舍利塔等等。遼朝皇室對佛教極為虔誠,展現在佛教藝術上的成就極高。尤其是金銀板雕刻的羅尼經咒,雕工精緻細膩!!!
 
除了靜態的展品之外,展場內也有提供影片的介紹。前幾區的影片較佳,像是介紹草原民族、契丹等部份,到了後半段介紹面具、信仰的影片,似乎是剪輯自中國的介紹影片,沒有字幕的情況下看得很辛苦,影片品質也不是很清晰。
題外話是,我跟阿開由於太早起、當了這次特展的第一批遊客,逛到中段時就很想很想睡覺………
恰好展場中有個影片播放的空間,省略影片的話倒還蠻適合休息的,兩個人就趕緊晃到裡頭去補眠。
只是阿開打瞌睡的時候我卻睡不著,看起了中O電視拍攝的黃金旺族特集………………完全就是典型的湊熱鬧無腦節目,甚至連展覽品內容都講錯,只有介紹涮涮鍋時講對有個屁用啊。

因此建議最好不要花時間去看那個特集,仔細觀賞展品,會看得更開心~!!
 
   

DSC0568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石小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