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549.JPG  

為了寫下《人類學家的足跡─臺灣人類學百年特展》的紀錄,我特地去看了兩回,第一回沒帶相機(根本就是忘了)、專心地看完展覽,第二回帶了相機記錄一些喜歡的展品。

 DSC07548.JPG  

《人類學家的足跡─臺灣人類學百年特展》目前正在臺灣博物館展出,展期從去年的10月下旬就開始了,正好是我上台北工作後沒多久的事情,卻拖到現在才前去參觀。

說到人類學,雖然跟所學有點差異,卻也是我頗有興趣的學術領域,本次的展覽集合了中研院民族所、史語所、台大人類學系、自然科學博物館、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灣歷史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蘭陽博物館以及台博館本身,由九個與人類學相關的單位共同舉辦《人類學家的足跡─臺灣人類學百年特展》,內容相當豐富精采。

 DSC07587.JPG  

因為是百年特展,由民國初年開始,分作兩個支流來看,一邊是進入日治時期的臺灣,涵括了展示中的「殖民調查與蕃情知識:日治前期的臺灣人類學」、「專業人類學與田野調查─臺北帝大講座教室」;另一邊則是紛亂中兀自發展的中國「科學考古與邊疆民族誌─戰前的中國人類學與考古學」。接下來則是兩股學術的匯集「兩股學術匯流─戰後初期臺灣人類學」,以及發展至今的狀況「邁向多元綻放之路─臺灣人類學的晚近發展」。

DSC07550.JPG


DSC07551.JPG  

展區佈置得很用心,除了一進去的入口有出土陶器之外,還使用了投影片將歷來的人類學者照片打在螢幕上。沒有好好讀簡介的我,一進去後從右側的日治臺灣區開始看起,完全忽略中國人類學區的展示,展場也沒有特別告示,看到最後才發現自己漏掉中國人類學與考古學這區的介紹,是頗為可惜之處。

 

日治時期的臺灣人類學發展,幾乎完全由日本人引入及主導,為了了解新入手的殖民領土,他們派遣了大量人類學的人才,針對一般風俗民情以及原住民的生活型態進行全面性的調查,其中以幾個人最為著名、對學術有極大貢獻。

例如被稱為「臺灣蕃界調查第一人」的森丑之助,除了投身「蕃界」進行調查之外,也收集了大量原住民有關的標本、資料,臺博館的前身臺灣總督博物館初期的原住民展示品,幾乎是森丑之助一手包辦。

DSC07552.JPG

DSC07553.JPG    

後期的資料蒐集則是以尾崎秀真為主,這位文化界人士醉心於收集古物、民俗藝品,與著名的伊能嘉矩及前述的森丑之助共同規劃了博物館的歷史陳列。除了兩位收集的展品外,也展示有各種日治時期的調查成果,不少資料都為後期的學術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更是珍貴的史料。

DSC07555.JPG

DSC07556.JPG

既然已談到這裡,就不能夠忘記伊能嘉矩。伊能一生幾乎致力於臺灣原住民的研究,1896年底台後即積極展開文書文物的採集等工作,並針對平埔族、高砂族進行分類,可以說是臺灣原住民分類的第一人。此外,他也首開紀錄語彙之舉,目前伊能的抄本、相關資料多數都存於臺灣大學。

DSC07576.JPG  

DSC07578.JPG  

除了研究原住民,日本的學者們也展開了對史前時期臺灣的考古研究,諸如貝塚、陶片等挖掘,都開拓了另一番學術新境界。不過對於考古我真的就一竅不通,只能簡單看過。

 DSC07557.JPG  

 DSC07558.JPG 

DSC07559.JPG  

戰後國民政府遷移來台,相當多學術界的成員也跟著來到臺灣。這些成員先前在中國已經藉由主持安陽殷墟的挖掘、邊疆民族的調查,有了相當的學術根源;來到臺灣後,這些學者前輩承繼了中國民族誌的傳統,並著眼於日治時期留下的「蕃情」研究興趣,積極展開對臺灣原住民的調查、文物保留、民族誌的製作等等,成功地在時代的變遷中保留了代表原住民文化傳統的資料。

 DSC07585.JPG  

DSC07586.JPG  

這一區我比較有興趣的除了作工精細的文物之外,也格外注意來台的學者前輩們,一個個都是聽過名字、摸過(或讀過)著作的大咖,諸如李濟、芮逸夫、凌純聲等人,都是超級大咖啊!!!那時候的臺大人類學系好強悍,裝備好多重炮喔(超失禮),另外也不遑多讓的是中研院的史語所,李濟、石璋如、張光直等人也都持續進行殷墟考古的後續整理。

 DSC07560.JPG 

DSC07561.JPG  

DSC07564.JPG  

看起來,這時候真的是兩股學術潮流慢慢結合在一起,並準備匯流、結合並創造後續新局面的時段。到了近期的臺灣人類學,則在這兩股學術潮流外尋找在地的研究題材與可能性,例如1971年的濁大計劃(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域自然與文化史科技研究計畫),針對史前遺跡的發現與挖掘、史前文化的分類及來源等三個問題進行探考,並結合自然科學的技術進行人文學術的研究。

濁大計劃進行之際,民族學方面則針對漢人習俗進行探討,提出了「土著化」的概念,祭祀圈、信仰圈等觀念也出現於學術界中。

DSC07568.JPG  

DSC07572.JPG  

此外,面臨經濟起飛的臺灣,考古遺跡的挖掘保存與地方產業開發逐漸起了衝突,現場播放的影片為十三行博物館建館前的搶救經過,針對十三行文化遺址以及八里污水廠的興建,是如何相互碰撞、衝突與妥協,最後則有十三行博物館的興建。看完後很想到十三行博物館去參觀,這就是來看展時會有的心情啊~!!!

 

展區有兩處,第一處針對臺灣人類學發展的狀況進行介紹,第二處則是《田野調查─田野工作的人類學家》以及《差異與認同─人類學的多元關懷》兩個主軸。

DSC07588.JPG  

田野調查介紹了人類學家進行田調時的工具與記錄方式,包括了紙筆、考古工具,還有現在不覺得有什麼稀奇的照相機、錄音機等等工具。在人類學演進的過程中,這兩樣工具提供了強大的後盾,由於自己曾為了論文找了不少老照片的相關資料,對於相機在學術考察上帶來多廣泛的衝擊與影響,有很深刻的體會。

DSC07597.JPG  

 DSC07599.JPG  

不過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人類學家好強大,什麼都可以畫下來,還畫得好像!!!

 DSC07598.JPG 

第二個主題為差異與類同,又細分幾個專題,包括面具、雅美族吃魚禁忌、紋飾、家屋及宗教醫療等,都屬於很容易吸引目光的主題,例如面具擺出了各地面具,就讓我殺了不少時間跟記憶體。宗教醫療就更有趣了,除了一般熟知的是廟裏求藥籤,還有原住民占卜醫病的工具、乩童傳達神明指示的醫療法,讓大眾理解人類學如何去檢視、剖析社會文化現象。

DSC07617.JPG DSC07620.JPG 

DSC07625.JPG DSC07633.JPG  

 

整體來說,我認為《人類學家的足跡─臺灣人類學百年特展》是個相當豐富且值得一看的展覽,展品豐富,說明也相當仔細用心,不只是把東西擺一擺就算了,認真細看可以得到很多知識,像是森丑之助跟尾崎秀真,我也是藉由展覽才知道的。且從臺灣人類學的發展再衍伸出的兩個方向展示,也做得很不錯,儘管沒有主展那麼深刻,但以一般展覽來看,也是很具水準的。

 DSC07608.JPG  

 DSC0759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石小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